分類:加工儲藏 點擊量:217
人生有高潮,有低谷。低谷時,掌握一門投入不需要太多,就可以換碗飯吃的技術,至少生存無憂。特別是近兩年后疫情時代,更是顯現出了掌握一門生存技術的優(yōu)勢。這些小本創(chuàng)業(yè)技術資料是歷經1年收集而來,贈送給支持我們的用戶。
提示:您尚未登錄,請點 登 陸 后下載,如果您還沒有賬戶請點 注 冊 ,登陸完成后,請刷新本頁查看詳細信息。
一、采前管理與采收除正常的病蟲害管理外,采前3~5天在田間噴濃度為1000毫克/千克的殺菌劑如特克多或撲海因,并加入50毫克/千克的赤霉素,可減少病原菌并防止葡萄粒脫落,采前3天用50~100毫克/千克奈乙酸加100毫克/千克的赤霉素噴灑,也可保持果柄新鮮,不掉粒。葡萄的果實無后熟作用,必須在藤上自然成熟后方可采收。過早采收不能充分表現果實的風味和色澤,影響產量和品質,對貯藏也沒有好處。因此,貯藏用的葡萄應盡量晚采。葡萄采摘前2~3周不要澆水,否則不耐藏。作為貯藏的葡萄,外觀上應具備以下幾點:1.葡萄串上沒有可見真菌侵蝕病斑,潔凈無水痕。2.葡萄粒在穗軸上盡可能具有相同間距,蠟粉均勻分布,穗軸呈綠色飽滿狀。3.果粒飽滿,外有白霜,顏色較深且鮮艷,除外觀標志外,較為準確的指標是含糖16%~19%,含酸0.6%~0.8%,糖酸比24~29。葡萄果穗的穗軸與果蔓連接很牢固,不能直接用手摘下,必須用剪刀剪取。采收時應選擇天氣干燥時的傍晚進行,避免雨后收獲,以減少發(fā)
小本創(chuàng)業(yè)技術資料需要登錄后并加入會員才可以查看全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