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發(fā)明涉及木塑板材制造,具體為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。
背景技術:
1、木塑板材是一種新型復合材料,由木質纖維或植物纖維與塑料基體經過特定加工工藝制成。它融合了木材和塑料的優(yōu)點,既有木材的質感與外觀,可釘、可鋸、可刨,又具備塑料的防水、防潮、防蟲蛀、耐腐蝕等特性,維護成本低,使用壽命長。
2、傳統(tǒng)的木塑復合材料的生產工藝中,熱壓成型過程通常涉及復雜的溫度控制和長時間的加熱冷卻周期。在此過程中,溫度和壓力的控制往往存在不精確的問題,導致能量消耗過大和生產效率較低。尤其是在預熱階段,由于加熱方式單一,溫度升高過快或過慢都可能影響材料的成型質量和性能。此外,熱壓成型時,長時間的加熱和冷卻不僅浪費能源,也使得生產周期延長,影響了生產效率,增加了生產成本。同時,冷卻過程中的溫控不精確容易導致產品的尺寸不穩(wěn)定,產生熱應力,從而影響最終產品的形狀和質量。
技術實現(xiàn)思路
1、針對現(xiàn)有技術的不足,本發(fā)明提供了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解決傳統(tǒng)熱壓成型過程中溫控和壓力控制不精確,容易導致過多的能源消耗和低效的生產周期,增加了生產成本,加熱和冷卻過程通常時間過長,導致整體生產周期延長,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。
2、為實現(xiàn)以上目的,本發(fā)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(xiàn):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包括以下步驟:
3、s1:首先對原料進行預處理,預處理用于使原料的濕度和顆粒大小均勻,然后通過機械攪拌裝置對樹脂、助劑及填充物進行混合和配比;
4、s2:然后進行預熱,先將混合好的木塑復合材料送入初步加熱區(qū),使用遠紅外或微波加熱進行預熱,逐步提高材料溫度,達到熱壓成型的狀態(tài);
5、s3:隨后材料將進入熱壓成型區(qū),材料被送入預先加熱至特定溫度的熱壓機模具中,通過熱壓機將混合材料壓制成型;
6、s4:當熱壓成型完成后,木塑板材會被送入冷卻區(qū),通過控制冷卻速度和環(huán)境溫度進行冷卻,用于使板材的形狀穩(wěn)定并減少內應力;
7、s5:完成冷卻后,木塑板材進入切割設備和檢測區(qū),通過切割設備,將熱壓成型后的板材裁剪成所需規(guī)格,利用自動化的視覺檢測系統(tǒng)對板材表面進行檢查,識別瑕疵或缺陷。
8、優(yōu)選的,s1中、所述預處理步驟包括干燥、粉碎和篩選,所述原料包括生物基塑料、天然纖維增強材料、改性木粉、界面改性劑、植物油基增塑劑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、納米填料和抗紫外線添加劑,所述原料的總質量百分比為:生物基塑料30%-50%、天然纖維增強材料20%-30%、改性木粉15%-25%、界面改性劑3%-8%、植物油基增塑劑3%-10%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1%-5%、納米填料2%-8%和抗紫外線添加劑0.5%-3%。
9、優(yōu)選的,s1中、所述原料中的生物基塑料采用聚乳酸和聚羥基烷酸酯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聚乳酸70%和聚羥基烷酸酯30%,所述原料中的天然纖維增強材料采用竹纖維、稻草纖維、麻纖維和樹脂混合而成,質量百分比為竹纖維40%-50%、稻草纖維20%-30%、麻纖維10%-20%、樹脂10%-20%,所述原料中的界面改性劑采用硅烷偶聯(lián)劑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(lián)劑30-50%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50-70%,所述原料中的納米填料采用納米二氧化硅和納米碳纖維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納米二氧化硅30%-40%、納米碳纖維60%-70%。
10、優(yōu)選的,s1中、所述機械攪拌裝置的初始攪拌速度為100-200r/min,攪拌時間為5-10min,加入界面改性劑、植物油基增塑劑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、納米填料和抗紫外線添加劑時攪拌速度為500-800r/min,攪拌時間為10-15min。
11、優(yōu)選的,s2中、所述初步加熱區(qū)的溫度為50-100℃,所述遠紅外或微波加熱進行預熱的速率為1-5℃/分鐘,加熱溫度至120-160℃,加熱時間為5-10分鐘即可達到熱壓成型狀態(tài)。
12、優(yōu)選的,s3中、所述熱壓成型區(qū)的溫度為160-200℃,壓力為30-60mpa,加熱冷卻速度為1-5℃/分鐘,加熱時間為3-8分鐘,所述熱壓模具的溫度為160-200℃,所述熱壓機的壓力為30-60mpa,加熱循環(huán)時間為10-20分鐘。
13、優(yōu)選的,s4中、所述冷卻區(qū)的冷卻方式采用風冷或水冷至少其中一種,所述冷卻區(qū)的初期冷卻溫度為90-120℃,所述冷卻區(qū)的最終冷卻溫度為25-30℃,冷卻速度為2-5℃/分鐘,所述環(huán)境溫度為25-30℃,所述環(huán)境濕度為50-70%,冷卻周期為5-15分鐘。
14、優(yōu)選的,s5中、所述切割設備包括刀具、鋸片、水刀和激光切割,板材厚度小于10mm切割速度為10-15m/min,板材厚度大于10mm切割速度為5-10m/min,檢測區(qū)采用攝像頭或相機進行采集圖像,所述檢測區(qū)的檢測缺陷包括表面劃痕、氣泡、裂紋、顏色不均和掉渣。
15、本發(fā)明提供了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。具備以下有益效果:
16、1、本發(fā)明通過預熱、熱壓和使用遠紅外或微波加熱、溫控和壓力控制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,溫度和壓力的精確控制減少了能源浪費,并使熱壓過程更加高效,降低了生產成本,通過加熱冷卻速率和風冷或水冷,能夠快速穩(wěn)定地使材料達到理想狀態(tài),減少了工藝周期時間。
17、2、本發(fā)明本工藝通過引入自動化的視覺檢測系統(tǒng),能夠在切割和成型后對產品進行高效、精準的缺陷檢測,達到了自動化質量控制,顯著提升了產品的一致性和穩(wěn)定性,系統(tǒng)能夠及時剔除不合格品,避免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疏漏,讓每一塊木塑板材的表面質量和力學性能都符合標準。
18、3、本發(fā)明通過機械攪拌裝置的初始攪拌和高速攪拌階段,各組分樹脂、助劑、填充物等的均勻混合,避免了因攪拌不均導致的原料分布不均和性能波動,界面改性劑的加入增強了樹脂與天然纖維之間的粘結性,使得復合材料在成型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融合,確保了最終產品的均勻性和整體性能,避免生成不良產品,減少報廢率的效果。
1.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包括以下步驟:
2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1中、所述預處理步驟包括干燥、粉碎和篩選,所述原料包括生物基塑料、天然纖維增強材料、改性木粉、界面改性劑、植物油基增塑劑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、納米填料和抗紫外線添加劑,所述原料的總質量百分比為:生物基塑料30%-50%、天然纖維增強材料20%-30%、改性木粉15%-25%、界面改性劑3%-8%、植物油基增塑劑3%-10%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1%-5%、納米填料2%-8%和抗紫外線添加劑0.5%-3%。
3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1中、所述原料中的生物基塑料采用聚乳酸和聚羥基烷酸酯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聚乳酸70%和聚羥基烷酸酯30%,所述原料中的天然纖維增強材料采用竹纖維、稻草纖維、麻纖維和樹脂混合而成,質量百分比為竹纖維40%-50%、稻草纖維20%-30%、麻纖維10%-20%、樹脂10%-20%,所述原料中的界面改性劑采用硅烷偶聯(lián)劑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(lián)劑30-50%和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50-70%,所述原料中的納米填料采用納米二氧化硅和納米碳纖維混合制成,質量百分比為納米二氧化硅30%-40%、納米碳纖維60%-70%。
4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1中、所述機械攪拌裝置的初始攪拌速度為100-200r/min,攪拌時間為5-10min,加入界面改性劑、植物油基增塑劑、天然油脂基纖維處理劑、納米填料和抗紫外線添加劑時攪拌速度為500-800r/min,攪拌時間為10-15min。
5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2中、所述初步加熱區(qū)的溫度為50-100℃,所述遠紅外或微波加熱進行預熱的速率為1-5℃/分鐘,加熱溫度至120-160℃,加熱時間為5-10分鐘即可達到熱壓成型狀態(tài),所述加熱溫度分為初始加熱溫度和最終溫度,所述初加熱溫度為60-70℃,加熱速率:2-4℃/min,所述最終溫度為160-180℃,加熱時間為6分鐘。
6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3中、所述熱壓成型區(qū)的溫度為160-200℃,壓力為30-60mpa,加熱冷卻速度為1-5℃/分鐘,加熱時間為3-8分鐘,所述熱壓模具的溫度為160-200℃,所述熱壓機的壓力為30-60mpa,加熱循環(huán)時間為10-20分鐘。
7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4中、所述冷卻區(qū)的冷卻方式采用風冷或水冷至少其中一種,所述冷卻區(qū)的初期冷卻溫度為90-120℃,所述冷卻區(qū)的最終冷卻溫度為25-30℃,冷卻速度為2-5℃/分鐘,所述環(huán)境溫度為25-30℃,所述環(huán)境濕度為50-70%,冷卻周期為5-15分鐘。
8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板材高效節(jié)能熱壓成型一體化制造工藝,其特征在于,s5中、所述切割設備包括刀具、鋸片、水刀和激光切割,板材厚度小于10mm切割速度為10-15m/min,板材厚度大于10mm切割速度為5-10m/min,檢測區(qū)采用攝像頭或相機進行采集圖像,所述檢測區(qū)的檢測缺陷包括表面劃痕、氣泡、裂紋、顏色不均和掉渣。